人们常说,创业不易。的确,创业,自己做老板,比上班更让人羡慕,更富有挑战,更能赚钱,但风险和收益永远是正比的。
一份调查显示,在创业者当中,有过失败经历的占48%。创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最普遍的问题,是资金困扰。
这个问题也曾长期困扰过派格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徐敏博士。
“十年前,创新药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远不像现在这么好,基本上没有投资机构愿意拿出几个亿来做新药研发。”徐敏回忆道,“一方面中国缺乏新药,另一方面也不支持新药。”
说到这里,你可能还不知道,药物研发要经历怎样漫长的等待。从动物实验到临床Ⅰ、Ⅱ、Ⅲ期,再加上一系列复杂的审批流程,一种新药从研究到上市需要几亿经费,研究周期更是长达十年以上! 真是等得花儿也谢了……
从经济效益来看,新药研发是一种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工作。一个新的化合物最终能成为新药上市的几率仅为万分之一。
由于轻资产和高风险,敢投创新药研发的投资机构本身就少,再加上创新药研发周期长,能长期向派格生物提供支持的机构更是凤毛麟角。
“禾裕是‘敢于吃螃蟹’的,他们很有远见和胆识。”徐敏说,“不仅工作敬业、态度诚恳,禾裕还根据发展时期的不同向我们提供了从担保到债权的多种产品。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也为新药研发作出了许多贡献。”
2008年5月,派格生物落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原苏州生物纳米园)成为这里最早的十家创业企业之一。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奋斗,派格生物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如今,派格生物已经拥有好几项自主开发的产品,其中进度最快的是通过聚乙二醇化修饰技术开发出的产品PB-119。这是一种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长效药物,不仅可以把用药频率降低到一周一次,更能将糖尿病的治疗费用控制在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
目前,PB-119已经完成了美国和中国的Ⅰ期临床试验,Ⅱ期和Ⅲ期试验也即将进行。另一项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肝炎的产品正在同时申请美国和中国的临床试验。
此外,派格生物与全球制药巨头辉瑞公司合作的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KA)类药物,预计也会很快进入临床试验。
“这不仅是派格生物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突飞猛进的十年。我们正在迎头赶上,希望缩小在新药研发领域与国际企业的差距,已经初见成效。”徐敏这样说。
从最初的几家企业、两三栋楼,到如今的近500家公司和完整产业链,短短十年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也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赫赫有名的“金字招牌”。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派格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园区政府、纳米园和投资机构的鼎力相助。”徐敏坦言,“也许有失败、有风险,但不冒险就不会有成果。想要成为领头羊,魄力是必须有的。”
徐敏说,派格生物奋斗的目标,就是开发出能够造福人类的产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派格始终把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