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任何事物都在寻求信息化和智能化,这不,听说这家医院已经做到了智能护理!快跟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视频中的医院就是创建于1950年的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啦,它的前身为广州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转制成为广东药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是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广药附一院在广东省卫计委委托的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获得广州市公立医院第一名。
该院取得如此高的患者满意度,护理团队的贡献功不可没。而这背后,更多的是源于医院智慧护理建设。
而广药附一院打造的智慧护理,也离不开我们iData 50的加入。智慧护理的新模式,实现患者情况“尽在手中”,有效升级患者就诊体验,让患者更省心、更安心。
iData 50是由我们无锡禾裕科贷扶持的无锡盈达聚力科技有限公司继2015年初发布高性价比移动物联终端iData 95V以来,再次重磅推出的全新企业级智能手机。凭借业内首发的全网4G通讯和双频Wi-Fi,业内最强悍的扫描性能,4.7寸全视角高清触控大屏,工业级的坚固耐用设计,企业级MDM管理服务,iData 50重新定义企业移动应用手持设备,随时随地连接人、设备与服务,全面满足企业移动信息化需求,助力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变革!
那么,iData 50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别急,先来听小编说道说道……
送检标本“闭环”管理,全程追溯,保证安全
通常一些病患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要通过运送人员送至检验科,经过检验设备的检测向医生呈现出病人身体最直接的状态。从标本采集到检验科收到标本,这一过程涉及多个角色和环节的核对、交接,一旦出现问题,容易造成互相推卸责任,最终无法明确责任的问题。
在智能护理模式下,护士在采集病人标本时通过iData 50扫描病人手腕带二维码和标本容器的条形码,完成与病人信息的核对,同时记录了采集时间。标本信息也实时同步到网络平台,最终以条形码的形式呈现,节省了护士记录、誊写标本的时间。运送工人来接收标本时只需扫描护士和自己的个人条码即可完成交接。再送至检验科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交接。
采用这种信息化的管理后,每个标本什么时间、在什么人手里均可一目了然,完全实现了检验标本采集、交接、送达、报告等全过程闭环管理,检验标本状态过程可追溯。
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可以轻松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实现有针对性的质量持续改进,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真是太赞啦!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降低风险,减轻负担
广药附一院患者输液的比例居高不下,由于输液量大,护理人员相对不足,铃声此起彼伏,护士疲惫不堪。
送检标本“闭环”管理的方式同样应用在静脉输液管理中,医生只要开立了医嘱,就会立即同步到护士个人数码助手(iData 50)中,护士通过iData 50对患者腕带进行扫码,就同时完成了核对、执行和记录的工作。系统也会生成输液医嘱执行记录、输液巡视记录,并形成数据库和管理报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规范护理行为,减少医疗差错,提升服务质量。而当信息不匹配时,iData 50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此外,在输液袋上方,安置了液体余量感应器,能有效监测输液剩余量。当液体少于规定最少量时,感应器将向护士站和iData 50同时发出警报。
有了iData 50,护士可以轻松掌握全科室病人的输液进度,在输液即将结束前就可以直接到病房为患者换液,把护士从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让患者更加安心~
颜值与实力并重的iData 50,让工作更高效
有了如此强大的新产品iData 50,无锡盈达聚力离世界上最好的移动物联终端的奋斗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