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更多>>新闻聚焦

“投贷联动”打造苏州版“硅谷银行”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4-02-17 点击次数:312
        “这次能够登陆‘新三板’,意味着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月24日,苏州市迈科网络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能够不断发展以及成功上市,离不开苏州融达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支持、争取政策、介绍客户等全方位帮助。此外,当天登陆“新三板”的苏州和氏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也获得了融达科贷的投资。
        “我们在全省科技小贷公司中,率先实现了被投企业上市,这也坚定了我们以投贷联动模式把小贷公司打造成为‘硅谷银行’的信心。”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融达科贷董事长盛刚介绍,作为全省首家科技小贷公司,融达始终以推动自主创新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宗旨,为科技金融创新探索新路径。
        融达科贷于2010年10月成立之初,即定位于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初创期后期和成长期早期的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是有“脑袋”没有“身体”,相对风险较高,而且借款额度小,对银行来说综合经济效益低,并不愿意太多介入,因此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我们发放贷款并不需要固定资产的抵押,主要采用信用和准信用的保证形式,这符合科技型企业财务成本敏感以及轻资产的诉求和特点,但是我们的利率回报却和其他金融机构大致相当。”盛刚说,在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撑的同时,如何有效防范风险,提升自身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成为融达面临的首要难题。
        在探索过程中,美国“硅谷银行”的理念成为融达借鉴的典型。盛刚说,向早期创业企业发放贷款并收取利息,通过协议获取企业部分认股权或期权,在企业上市或被购并时行使期权获利,这也是美国“硅谷银行”的标准操作模式。融达也采取类似的“债权+股权”投贷联动的运作模式经营小贷公司,从早期介入用贷款和担保先行予以支持并获得有优惠条件的投资选择权,待企业发展到风险投资的视野即行使该项权利实施投资,最终利用企业的成长性实现利益最大化。
        “把国外先进理念移植到园区,并非一件易事,离不开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大局,以及专业化团队的操作。”融达科贷总经理产炳林说,通过分析苏州地区的产业集群特点和政府鼓励支持的方向,融达把支持的企业锁定信息科技、电信和融合通讯、生物医药及医疗健康、新能源、半导体、高端装备(设备)制造、现代物流等行业。“与地区产业实现同频共振,能够把我们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价值,形成双赢格局。”
        背靠管理数百亿元资金规模的元禾控股集团这棵“大树”,也是融达能够探索投贷联动的原因之一。融达通过与元禾控股债权和股权板块不同兄弟公司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支持企业的发展。同时,依托集团在品牌和资源上的优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政府资源和政策支持、上下游合作伙伴、人才和智囊、后续资本运作支持、财务规范等的支持。
        运营至今,融达科贷已经形成成熟的投贷联动业务模式。产炳林介绍,对于有投资储备意义的项目,一般从小金额的授信开始建立合作,一般300万之内,随着企业不断成长逐步增加授信,并在合适时机洽谈具有优惠条件的投资选择权的安排,在企业成长到合适规模风险相对可控时行使投资选择权,成为企业股东后也通过信贷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苏州全值智能药房有限公司就是“投贷联动”模式下的受益者。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一家新兴医药连锁零售企业,依靠自主研发的自动药品储存与派发系统,以及药事服务系统,节省了药品以及保健品单品销售的租金与人工成本。公司成立之初被资金问题“卡脖子”,融达连续给予其两次资金授信1000万元,同时,融达科贷也获得了三年期1000万投资选择权,并可享受8.5折优惠。在去年4月全值新一轮的股权融资中,融达以约定的优惠价格向其投资500万,估值比市场价格便宜1500万。而获得融达的资金支持后,全值发展势头迅猛,已在苏州开出20多家分店。
        截至目前,融达科贷累计投资10家企业,累计投资额度6669万,与此同时,融达科贷还在南通、淮安等地建立了“分号”。此次新三板的扩容以及IPO的开闸,为融达科贷持续成功践行科技小贷“投贷联动”模式提供了利好的机会。至2020年,融达科贷将力争实现8至10家上市公司。
        融达科贷也成为全省科技小贷公司发展的领头羊和标杆。不久前,在江苏省金融办组织开展的2013年度江苏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评级中,融达科贷在全省30家开业满一年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中,以总分第一名获AAA级称号。
《新华日报》1月30日第B02版采访